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穿越六零,我是外交官 > 第 106章 谈判(三)

第 106章 谈判(三)

京市·1977年7月

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晨光中巍然矗立。?比/奇·中_文¨网- -无^错*内^容`徐小小站在广场东侧,望着碑身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

这是她调来京市后第一次有时间认真瞻仰这座纪念碑。

清晨五点的天安门广场几乎空无一人,只有几个清洁工在扫地,唰—唰—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昨天在外交部档案室,她偶然翻到一份抗美援朝烈士名录,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找到了"徐建设"三个字。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谢老师为什么总说"外交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小徐同志?"

徐小小迅速收起照片转身。亚洲司的周处长站在她身后,手里拎着公文包,显然也是趁早晨来散步的。¥小?说¥|¢宅=_ ¥?更*·新2|最-快3a(

"周处长早。"徐小小立正问好。

"放松点。"周处长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他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外交官,据说精通五国语言,曾参与日内瓦会议。"第一次来?"

徐小小点点头:"想看看父亲的名字在不在纪念碑上。"

周处长望向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所有为国捐躯的人都在那里,不管有没有刻上名字。”

他顿了顿,"你知道吗,1971年我们恢复联合国席位时,荞冠桦团长就是站在这里思考了一整夜。"

徐小小屏住呼吸。荞冠桦,那个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经典瞬间,是所有外交学院学生的偶像。

"当时国际环境比现在复杂得多。·l¢o·o′k¨s*w+.!c-o′m,"周处长目光深远,"外交部就像一艘破冰船,要在坚冰中为国家开辟航道。"

他们沿着广场慢慢走着,周处长突然问:"你知道为什么1977年的外交部特别重要吗?"

徐小小思索片刻:"因为国家要实现西个现代化,需要打破技术封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