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但不止于此。"周处长停下脚步,"十年动荡让我们几乎失去了所有朋友。现在,外交部要重新把华国带回世界舞台。每一次接待,每一场谈判,都是在为国家争取发展空间。"
他指着西长安街的方向:"那座灰色建筑里的每一份电报、每一次会谈记录,都可能改变一个工厂的技术水平,影响几万工人的生计。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意义。"
徐小小胸口涌起一股热流。她突然明白了,自己翻译的每一个术语,不仅关乎一次谈判的成败,更可能影响国家工业发展的速度。
"下周的日国青年代表团,准备好了吗?"周处长话锋一转。
徐小小心跳加速。自从谢老师交代那个特殊任务后,她一首在暗中准备。
"资料都看过了,特别是中村正雄的背景。"
周处长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中村不只是记者,他叔叔是日国自民党干事长。这次访问表面是青年交流,实质是日国试探华国改革开放的决心。"
徐小小恍然大悟。难怪谢老师如此重视这次看似普通的接待任务。
"记住,外交官的每一句话都代表国家立场,但又不只是照本宣科。"周处长递给她一个小本子,"这是我整理的日国政界派系关系,或许对你有用。"
回到外交部大楼时,晨光己经洒满了灰色外墙。徐小小在门口遇到了张明德,他正和几个年轻干部有说有笑,看到徐小小立刻收敛了笑容。
"徐科长,听说你要接待日国青年代表团?"张明德语气中带着明显的酸味,"真是步步高升啊。"
徐小小平静地点头:"组织安排的任务,我都会认真完成。"
"当然,谁让你是烈士子女呢。"张明德意有所指,"不过提醒你,青年代表团里有几个左翼分子,小心被他们抓住历史问题大做文章。"
徐小小眯起眼睛。这可能是张明德的又一次陷阱,但也可能是真实警告。有些事还是要查证清楚。
"谢谢提醒。"她不卑不亢地回答,然后快步走向办公室。
办公室里,谢明远正在和一位白发老者激烈争论。徐小小认出那是赵副部长,赶紧放轻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