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穿越六零,我是外交官 > 第105 章谈判(二)

第105 章谈判(二)

参观首站是京市第一机床厂。?k!a^n+s!h`u~d·i/.·c¢o?m′

徐小小走在山田和厂长中间,准确翻译着技术参数。她注意到山田的右手确实不时摸向手表,尤其是在看到某些老旧设备时。

"这种铣床的精度是多少?"日国代表团的技术顾问小野昭突然问道,眼睛盯着车间角落的一台机器。

徐小小心头一紧。那是酥联五十年代援助的机床,早己落后。她看到厂长脸色微变。

"精度0.05毫米。"厂长回答。

徐小小翻译时,敏锐地捕捉到小野和山田交换了一个眼神,以及小野低声说的"やはり(果然)"。她不动声色,但记下了这个细节。

午餐时,徐小小被安排坐在小野旁边。这位六十多岁的技术专家寡言少语,但对徐小小流利的大阪方言产生了兴趣。

"徐小姐在大阪生活过?"他第一次主动搭话。

"没有,但我大学的日语老师在大阪留过学。"徐小小微笑回答,然后看似随意地问,"小野先生对早上的铣床似乎很感兴趣?"

小野喝了口茶:"华国工人能用那种设备做出合格零件,很了不起。"他停顿一下,"但如果引进我们的数控技术,效率能提高十倍。"

徐小小眼睛一亮。这正是谢老师希望得到的信息——日国有意转让数控技术。

下午的会谈中,气氛突然紧张起来。山田提出要参观长春一汽的发动机车间,这是事先未列入计划的。

"这不符合规定。"华方代表、一机部副局长李明皱眉。~x?h·u/l_i-a\n,.+c/o′m_

"我们带来了最新液压系统的技术参数。"山田示意助手打开公文包,"作为诚意交换。"

徐小小翻译时,注意到山田的右手紧紧攥住了手表。她突然明白了什么——日国真正想要的是发动机技术,液压系统只是诱饵。

她借着倒茶的机会,在谢明远耳边低语:"他们想要的是发动机,不是真的要给液压技术。"

谢明远几不可察地点点头。接下来的谈判中,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数控机床,这正是小野午餐时提到的。

日国显然没料到对方会突然转向这个领域,准备不足,最终同意提供部分技术资料。

晚上回到外交部汇报时,徐小小受到了意外的表扬。

"小徐同志今天表现很好。"李明副局长说,"特别是察觉到日国对发动机技术的兴趣,避免了被动。"

"谢谢领导,这是我应该做的。"徐小小谦虚地说,余光看到站在角落的张明德脸色阴沉。

会后,谢明远叫住了她:"明天去长春的专列上,你找机会单独和小野聊聊。他对历史很感兴趣。"

徐小小一怔:"历史?"

"特别是...战争期间日国在东北的工业建设。"谢明远意味深长地说,"他父亲曾是满铁工程师。"

第二天,在开往长春的专列上,徐小小故意"偶遇"了独自看风景的小野。车厢外,华北平原的麦田一片金黄。

"听说小野先生的父亲曾在满洲工作?"她递上一杯茶,状似随意地问。.k¨a*n′s~h¨u+q+u′n?.¢c,o?m/

小野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你调查过我?"

"不,只是昨晚查阅代表团资料时注意到的。"徐小小微笑,"我对历史很感兴趣,特别是工业发展史。"

小野沉默片刻:"我父亲是满铁的技术人员,1945年死在了通化。"他语气平淡,"他至死都认为日国是在帮助亚洲现代化。"

徐小小握紧了茶杯。她的父亲死在朝显战场,而小野的父亲死在华国东北。历史的纠葛如此复杂。

"技术本身没有国界。"她最终说,"但技术的使用方式取决于人。"

小野深深看了她一眼:"徐小姐,你比看上去要老成得多。"

长春一汽的参观比京市顺利。日国得到了有限度的发动机车间参观权,华国则获得了数控机床的详细技术指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