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穿越六零,我是外交官 > 第112章 联合国

第112章 联合国

当晚代表团总结会上,皇华团长罕见地表扬了翻译组:"今天的回应很成功,特别是对语录的处理,既表明了立场,又不失风度。"他特意看向徐小小,"年轻同志表现不错。"

徐小小刚想谦虚几句,一个工作人员匆匆进来,递给谢明远一份电报。谢明远扫了一眼,脸色突变。

"刚收到国内指示,日国代表团提出紧急请求,希望就华日技术合作进行非正式磋商。指定小徐担任翻译。"

会议室一下安静下来。华日技术谈判正处于敏感阶段,而联合国场合的任何接触都可能被过度解读。

"时间?地点?"黄华冷静地问。

"明早8点,日国常驻代表团驻地。"谢明远回答,"表面理由是就小徐之前接待过的日国青年代表团后续事宜交换意见。"

徐小小心跳如鼓。这意味着她将独自面对一场可能影响两国技术合作的关键会谈,没有任何缓冲余地。

次日清晨,妞悦下着小雨。徐小小跟随谢明远乘坐出租车前往日国代表团驻地,一栋位于曼哈顿中城的低调建筑。门口没有任何标志,只有两个穿西装的日本安保人员。

会议室里,日国代表己经等候——是经济产业省的高桥课长,一个西十多岁、头发稀疏的男子,旁边坐着技术专家田中博士,正是上次经贸代表团的小野昭的同事。

"谢先生,徐小姐,感谢你们在百忙中抽空。"高桥的英语带着浓重口音,"我们长话短说,关于数控机床技术转让,东京有了新指示。"

谢明远微微点头,示意徐小小开始翻译。

高桥推过一份文件:"我国政府原则同意转让部分技术,但有三个条件..."

徐小小迅速浏览文件,心跳加速。日国要求华方保证技术不用于军事用途、不向第三方转让,并接受定期检查。这些条件极为苛刻,几乎等同于技术殖民。

谢明远听完翻译,面色不变:"请转告贵国政府,华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不需要外部监督。技术合作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

会谈陷入僵局。田中博士突然用日语说:"其实关键不是条件本身,而是政治象征。日国需要向鹰酱证明,技术转让不会增强华国的军事潜力。"

徐小小准确翻译了这段话,并补充道:"田中博士的意思是,这些条件主要是做给鹰酱看的政治姿态。"

谢明远眼睛一亮:"如果这样,我们可以在谅解备忘录中表达和平利用的意愿,但不接受强制性条款。"

高桥和田中交换了一个眼神。徐小小敏锐地注意到,田中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这是日国人表示赞同的肢体语言。

"或许...可以调整措辞。"高桥松口了,"比如将'定期检查'改为'技术交流'..."

两小时后,双方达成初步共识。离开时,高桥特意用中文对徐小小说:"徐小姐的翻译很专业,希望下次还能合作。"

回程车上,谢明远难得地露出笑容:"做得很好,特别是捕捉到田中的潜台词。这份协议能为国家节省几百万美元技术引进费用。"

徐小小望向窗外,妞悦的雨己经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是因为您谈判技巧高明。"她谦虚地说。

"不,是因为你理解了什么该翻译,什么该强调。"谢明远意味深长地说,"这才是外交翻译的精髓。"

联大最后一天,华国代表团举办了一场小型招待会,几十个发展中国家代表挤满了会场。徐小小穿梭其中,时而用英语,时而用法语,甚至尝试了几句新学的斯瓦希里语。

一位非洲国家代表拉着她的手说:"华国在联合国为我们小国发声,就像大哥保护弟弟。"

徐小小将这句话转述给皇华团长时,老人眼含泪光:"这就是我们来的意义。"

回国的飞机上,徐小小终于有时间整理思绪。透过舷窗,她看到云海之上的落日,金光灿烂。

谢明远坐到她旁边,递给她一份《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皇华团长在联大发言的照片。

"1977年是华国重返国际社会的关键一年。"谢明远轻声说,"而你,小小,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一部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