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子被他狠狠砸在御案上。
他指着赵明诚,气到发笑。
“好,好一个赵明诚!”
“你们这是在给告密者上枷锁!朕要的是人人自危,洁身自好,还世间一片清明!”
他的咆哮在大殿中回荡。
李渊却不慌不忙,躬身一拜。
“陛下息怒。陛下圣心如镜,欲借风语卫这把天子之剑,斩尽天下奸邪,澄清玉宇。”
他抬起头,一脸忠诚。
“可若不设门槛,任由坊间泼妇的咒骂、商贾之间的私怨混入其中,岂非是让沙砾蒙尘,遮蔽了宝剑的锋芒?”
“如此,不仅会让真正的大奸大恶之徒有了可乘之机,更会……辜负了陛下这番激浊扬清的圣心啊。”
“唯有严苛规矩,让宝剑每一次出鞘,都必中要害,方能显出陛下这把‘天子之剑’的无上威严!”
每一个字,都冠冕堂皇。
每一个理由,都“为他着想”。
傅殇死死盯着李渊那张老脸,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
他能说“朕不需要精准,朕就要滥杀无辜”吗?
他能承认“朕就是想看朝堂大乱”吗?
他不能。
他是被他们捧上神坛的“圣君”。
许久,傅殇感觉后槽牙都快被咬碎了。
他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
“……准了。”
他猛地一甩袖子,背过身去。
“退下!”
十日后。
傅殇靠在软榻上,听着赵高的奏报。
他等了十天,终于等到了风语卫的第一份战果。
“怎么样了?”他懒洋洋地问,“抄了几家?”
赵高捧着那份薄薄的报告,手腕都在发抖。
“回……回陛下……风语卫衙门成立十日,共收到各地呈送的告发信函,三千零一十二封。”
傅殇的眼睛亮了。
三千多封!
“其中匿名信两千九百七十三封,皆按陛下批准的条例,存档不理。”
傅殇的笑容僵住。
“那剩下的!”
“剩下的三十九封实名举报信中,三十四封证据不足,或纯属私人恩怨,已被赵大人批示驳回,并对告发者予以严厉申饬。”
傅殇的指甲嵌入了掌心。
“那还有五封呢!”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陛下!那五封,查实了三起恶意诬告!一人图谋人妻,一人欲占族产,一人公报私仇!赵大人雷厉风行,已将此三人判处‘反坐’之刑,削其功名,杖八十,流放三千里!”
“如今京中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称颂陛下圣明!”
傅殇面无表情。
“另外两起呢?”
“另外两起,是真格的!”赵高激动得满面红光,“一件是江南盐运司主簿私吞官盐,另一件是边军校尉克扣兵饷!如今赃款已尽数追回,充入国库!江南百姓和边军将士,都在为您歌功颂德,说您是天降圣主,明辨忠奸啊!”
【系统提示:国家监察体系初步建立,官场风气得到有效整肃。】
【系统提示:王朝财政收入增加,军队士气提振。】
【系统提示:王朝综合指数持续提升中……】
脑海中,冰冷的机械音如同丧钟。
傅殇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一片死寂。
他输了。
输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彻底。
他亲手递出的毒药,被这帮臣子,硬生生熬成了吊命的补药。
他缓缓拿起御案上的一支狼毫笔,蘸满了墨。
但他没有掷出。
大殿内一片死寂,只有赵高因为激动而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傅殇的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极度冰冷的笑意。
他抬眼,看向已经吓得不敢说话的赵高。
“很好。”
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既然规矩这么好用……”
他将笔尖悬于一张崭新的奏章之上。
“那朕,也想写一封‘实名举报信’。”
赵高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