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眼”是旧时冀北、豫西、两淮一带盗墓人的一句行话。它主要是针对洛阳铲的作用而创造的。包含的意思极其复杂,用现代汉语是很难解释清楚的,如果一定要明确一个说法的话,只能概括为:寻找和采撷。
洛阳铲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筒状铲头内侧的细微凹槽。
这就像现代地质探测仪上的探头一样,能够非常精确的标定要找寻的东西的具体位置。但要正确的使用它,非真正的高手所不能。
麻七爷看到慕自行只打了三铲,就说了一句:“行啦!”他不明白这句话确切的含义是什么。如果说是已经找到了墓道的话,究竟是如何找到的呢?他问慕自行,慕自行笑了笑,说道:“你这是初次破土,还不会用这种铲子,就连我那死掉的大徒弟学了十年还只是一个皮毛,我和它相依相伴三十一年,才渐渐明白了它的妙用,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它的决窍,但真正要完全懂得,那还需要靠自己的悟性。记住,下铲的时候一定要眼疾手稳,一铲入土,先别忙着拔出来,要仔细听它在土里转动的声音,如果有铺墓基用的白灰夯土,它就会发出‘嚓嚓’的响动,这时,你再一拔,凹槽里会留下夯土的碎粒,碎粒越大,证明夯土越厚,就离墓道口越远,反之,则越接近它。洛阳铲最大的用途就是找寻墓道,别以为你能听明白了我所说的,就能运用它了,光说不练,一辈子连个狗屁也别想寻见!”
慕自行到底经验与功夫俱到,他一定位,就叫麻七爷和赵铁锤下铲,工具铲连拔带挖,不到两个时辰,便挖到了一块巨大的青石盖板。慕自行道:“这是墓道口上的第一块翻板,掀起来,走下去,就能看到第二层翻板,如果我猜得没错,在第二块翻板之后,就会出现要命的机关!”
赵铁锤别看外表、体貌偏见瘦弱,但两臂劲气极大,一块大估一二百斤的青石翻板,他凭一掀之力就将其挪开,翻板下露出了黑乎乎,阴森森的洞口,用火把一照,洞口里有一条斜斜的甬道,直达幽暗无光处。
第一卷:迷途I
第一卷:迷途I
慕自行眼看赵铁锤就要钻身而入,忙伸手拦了一把,沉声道:“先别忙着下去,里面天长年久,阴晦之气太烈,要不晾上一晾,这一下去,你小子就去见阎王啦。”
三人坐在洞前等着阴气散尽,慕自行点了一锅旱烟,对麻七爷说道:“老弟,破土之术虽属下九门技艺,但学问可一点都不比上三门的差,我年轻的时候在平津一带和赵大梆子混,他原先可是大刀王五的门人,后来也干了这个,而且手段比他的功夫还要高明,孙殿英①炸清东陵的时候本来想请他出山,他要是一出山,孙大帅也不必废那么大的劲张了。可是,这老东西是个满人,别看他挖汉人的祖坟那么大的劲气,但对自己的祖宗却崇敬的很那。所以,一听说孙大帅要找他,就偷偷离开了北平,连窝都挪走,直教孙大帅骂娘!我当初和他学会了耍洛阳铲,光凭这一点,不是喧谎,够吃一辈子了。”
“洛阳铲是咱们吃饭的家伙,这一单事完了之后,我手把手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