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干货店买了两斤山核桃,想了想,又买了二斤干枣子,干果不应季,卖的不便宜,一来二去,老太太还添上了二十文。
雨霁天晴,潮湿的万物都适合出晾出晾,早就干的差不多的桃花己经彻底干了。
许老太太将干桃花碾碎,又取了糯米泡水,捣碎成糯米糊糊,山核桃砸开,核桃仁捻皮压碎。
冰糖化开,兑出糖水,想了想还顶着犄角的外孙子,许老太太拉开橱柜,取了蜂蜜罐子,舀了一勺蜂蜜放到糖水碗里。
桃花粉和和糯米糊糊揉一起,边揉边把蜂蜜水倒进去,最后都成了淡粉色的糯米团子。
撒上核桃碎,入锅蒸一刻钟,取出来就是味道清甜的桃花糕了。
可惜没有桃花样的模子,不然更像,老太太觉得,下回买一个。
下回就忘了,许老太太只有在做的时候才会想起来这件事情。
“来尝尝。”桃花糕上桌了,许家人都围上来,一人拿了一块儿,只有许金枝眼巴巴看着,看看肚子,孩儿啊,为娘可是为你牺牲太多了。
许外婆是最了解女儿的,看着金枝眼巴巴看着,转身去了厨房,又端出一盘糕点。
许金枝眼睛一下子亮起来“我就知道,还是娘疼我。”
原来啊,许外婆还做了枣泥糕给女儿,之前买干枣就是为了做这个。
许青峰左手一块儿桃花糕,右手一块儿枣泥糕,觉得脑门也不疼了,这俩包换的还挺值的。
许老爷子咂摸着口里的点心“芸娘啊,咱家的铺子还是地方小,这要是再大些,咱家还能卖些茶点。”
“说得容易,河上的生意这么热闹,谁家会卖铺子,要不是咱家来江宁来得早,哪儿能占到这地方。”
“是啊爹,我上次听对面皮具店张掌柜念叨,他铺子的租子己经涨到半年二两了,还好咱家是自己的铺子。”
许老爷子不再说话,攒了些银子,他还想要置办些产业,这几年有熟悉的掌柜,挣了银子的老伙计们,往乡下置产的。
往乡下去他不喜欢,年轻的时候住惯了村里,印象不好,他就喜欢城里的热闹。
像什么买田种地啊,盖大瓦房啊,许问山兴趣不大,咋了,从田里混到城里,出来奋斗一辈子又回田里,图啥啊?瓦房也是盖在泥地上啊。
许老爷子咽口点心,不行,还得多打听打听,尽量能把产业买在江宁城里。
到时候外孙子在城中娶妻,外孙女嫁在城里,他许问山这一脉,就算落在江宁城里了。
夜深人静,许老爷子又想起这件事情,翻身,翻的太频繁了。
“老头子,你这烙煎饼呢?想啥呢?”许老太太醒了。
“想着再买个宅子,最好再临河有铺子。”
“我以为你醒着,没想到你做梦呐!”许老太太呛一句。
末了,又嘀咕“咱俩手里还有五百两没动过,要是买,银钱上也宽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碰着合适的。”
“我再寻摸寻摸吧 ”许老爷子给老伴儿掖掖被子。
“睡吧,明儿咱俩还要去把这几天的田螺给酒馆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