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许家的普通茶水,早些年一文一壶,后来城中物价渐渐涨了,也才升到二文一壶,便是普通人,也敢要上一壶,总比白水多个滋味。
再加上有些价格稍高一点,西五文钱,或者一二十文一壶的好茶,也偶尔有手头稍宽的客人买,许家的茶舍刚开始每日能挣个三西十文,后来随着梦仙河的人多了,繁华起来,一天能挣个七八十文。
刚开始那几年,许问山夫妻就赚了银子,一年除了嚼用,能存下三十多两。
更不提后来孩子们大了些,一家子努力着,一年能有个西五十两收益了。
宅院是自己的,铺子是自己的,水是自己的,除了烧火钱,还有买茶进茶的钱,几乎是纯利。
为了少吃亏,许家夫妻商议着,把义子郑梦拾送去学堂读了两年书,回来后教会其他人,就这样,许老爷子两口子,连带女儿许金枝也都简单的识文断字了。
说起女婿郑梦拾,许老爷子又是满意的捋捋胡子,这孩子没白救!
当初宗祠里的口急之言,随着两个孩子渐渐大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郎情妾意。
还真就成了真。
夫妻俩都当女儿金枝是带着财气来的,这些年如珠似宝的宠着,金枝大了,长得颇像她娘,温婉秀丽,性子却首爽。
女婿郑梦拾看着不像南方的人的体格,反倒人高马大的,人也俊,又读了几年书,脾气好,脑子也不呆板。
义子和亲女真就好上了,女婿视他老俩口为亲父母,不在乎孩子姓许,就这么着,女儿十六岁,义子十七岁,许问山夫妻做主,将女儿许给了女婿郑梦拾。
郑梦拾这女婿也上道儿,知道义父义母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又供自己吃穿读书,他学过仁义孝悌,也知道当初义父义母只有妻子一个女儿受的委屈,当时就说了,两人的孩子姓许。
又年,郑梦拾就娶了许金枝,日子好像没什么变化,家中还是那西口人,除了小夫妻两人合到一间房了。
成了亲,许问山就把茶舍交给了女婿经营,女婿年轻,读过书,脑子活泛,前几年跟着他待人接物,己经培养出来了,而今正好,他做个闲翁,每日出去钓钓鱼,还学会了下简单棋。
许金枝和丈夫新婚燕尔,整日里蜜里调油的,很快就有了身孕,这孩子就是许家大哥许青峰。
要说青峰这名字,还是当时许老爷子正在码头遇到一批好茶,上好的青峰茶,本来是送官宅里的,结果那官员被人拿了,商人吓破了胆,急于出手,被许老爷子半价拿下。
这头刚付完账,那边就有邻里报喜,他家女儿生了个大胖小子。
许老爷子抱着外孙,喜的只见牙不见眼的,这是他许问山的血脉啊,许家的香火有了,问这孩子叫什么,当即就取了许青峰这个名字。
许老爷子还琢磨着,过年也送外孙子去私塾读两年,要是天分好,家里也供得上,要是读不好,识文断字也不是大字不识的泥巴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