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谍海 > 正文 第五章:尔虞吾诈(17)

正文 第五章:尔虞吾诈(17)

但此刻,传到七浦路天主堂里的声音分明便是一阵炒豆般的枪声,不过不是一支德制毛瑟手枪所发出的声响,而是至少有三挺以上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一起开火,以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射击而所发出的动静,足以使方圆三四公里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威力,更何况是三挺以上的机枪在同时咆哮,这让梁汉初听得分明。

“妈的,他们终于动手了。”高自修也听到了枪声,不由喃喃自语的说道。

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陈菊表现的中规中矩,学习较为刻苦,话也不多,和同学们一直不温不火的交往着,没有关系特别好的,也没有特别差的。对于陈菊来说,当年那位留着日式齐肩发、年仅十九岁的南云安好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南云安好就是少女时代的南云造子。

彼时的南云造子还是一个十分单纯的姑娘,出生且成长在一个普通的日本平民家庭,父亲是个商人,母亲为家庭妇女。彼时的她梦想是成为一个律师,和数十年之后那个心狠手辣,六亲不认的日本高级特工似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过,西方的一句古老寓言说得真好:人总是在时间的进程中不断的发生变化,最终当你回忆起旧日时光里那个陌生的身影,你会毫不犹豫的将它抛弃在脑后。南云造子的一生就像这句寓言里所描述的那样一直不停的改变,可有一点她终身未变,那就是对于文学的爱好。这个爱好恰恰是陈菊的专长。

陈菊和陈瑜兄弟俩的的年龄相差的不多,只有三岁。可这哥俩长得并不相像,性格更是不同,陈瑜是那种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普通的中国男性,个性有点倾向于阴柔,心思缜密,行事狠辣,手段凌厉,但表面上却为人随和,礼贤下士。曾经有同事开玩笑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旦把陈瑜扔进了茫茫人海,你想一眼找出他来的几率大概只有十万分之一那么多或者更少,因为他那张普罗大众的面孔,实在是雷同的太多。

而陈菊却有所不同。他高大、阳刚、面目英俊,头脑聪明,虽然话语不多,但做事果断,性情坚毅,偏属于那种情顿初开的少女们心中的偶像。

自从陈菊来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甲一班读书,他的个人生活环境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虽说他是中国人,虽说日本人向来瞧不起自明清以降的中国人,轻蔑的称呼为支那人。但在东京帝国大学最初的两个月之内,陈菊班上至少三个身份和家世都较为显贵或殷富的女孩子向主动他表示过好感。可陈菊知道自己来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自己谋取一条入赘豪门的终南捷径,他之所以努力考取这所大学,不仅与小早川雄先生的救命之恩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