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谍海 > 正文 第二章:布局(12)

正文 第二章:布局(12)

“在上海,只有一个高先生才能够让兄弟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车夫平静的回答。

陈瑜目送车夫渐行渐远,他心中不由暗道:“这个高先生究竟是谁?他难道也是军统的人?还是杜月笙杜先生远赴重庆前安插在上海的那颗钉子?

四马路向北走五十步开外便是上海滩著名的庄士敦路,这条路曾以居住过自满清易帜以来中华民国建国三十年中数十位名声显赫的政坛人物而闻名遐迩,例如现在避祸西南主持抗战的蒋委员长、西安兵谏的张少帅等在此地都至少有一两处或是典雅温馨、或是富丽堂皇的府邸。不过,自从东洋人进驻上海之后,这些天价的居所便顺理成章的被日本上海驻屯军所接收,而成为不少投靠日本人的北洋遗老和著名汉奸的临时暂居地了。

庄士敦路是一条并不宽敞的马路,和上海大多数道路一样,狭窄、幽长,由于它的特殊地位,以致这条街上并没有其他街区中比比皆是的商铺和酒店,不过,报亭倒是真有一个,就在四马路和庄士敦路的交汇处,偏右的人行道上。

装载日本宪兵的军用卡车呼啸而过,陈瑜侧身躲在一处背风地里,尽量不使自己引起这帮家伙的怀疑,他心中很是清楚,日本人,尤其是特高课的家伙们疑心忒重,一不留神就很有可能被他们送进宪兵司令部,如果真是那样,自己还不如趁早自行了断的好。

骑着脚踏车、挎有二十响盒子炮的76号特勤人员此时也出现在四马路上。刚才发生的事件很明显对日本人和76号的震动不小,所以大街上的普通行人都岌岌可危的找寻着避祸的落脚点,陈瑜也连忙起身向那座报亭走去。

报亭的老板是一位面相和蔼可亲的中年男子,一口地道的上海口音透着丝丝缕缕的世故和精明,当陈瑜用军统特殊的联系方式告知对方自己的来意时,这个老板并没有正面和他交谈,而是随手将一张当天的新闻递给了他,正当陈瑜面带疑惑的准备接过报纸之时,这个中年人忽然低声说道:“上面传话,你们的行动组内部被人安插了内鬼,所以,整个计划将有所改变,你就不必到下一个联络点去联系你的人手了,你直接乘坐今天晚上的火车去南京,取票的地址就在这份报纸上,到了南京,会有人和你联系的。”

陈瑜听到这番言语刚想说些什么,却发觉这位老板的眼神里忽然透出一股危险临近的讯号,随之自己的身后就传来一阵皮靴摩擦地面而发出的响声。

“有良民证吗?”一个操着本地方言的嘶哑男声随即响起。

陈瑜回头一看,是两个骑着脚踏车、穿着并不合身的西装、带有墨镜的年轻汉子,一高一矮,腰间鼓鼓囊囊,不用说一定是藏着要命的家伙,他们大有可能便是76号的干活。

“我在问侬哇,侬是没听到的啦?”这个开口的家伙满嘴金牙在阳光下发出一种诡异的光泽。

“对不起,对不起两位,在下可是良民,大大的良民,只不过耳朵有点背,没听到您刚才的问话,还烦您老再多说一遍的好。”

“你不是本地人?”另一个表情装出一副严肃样子的家伙忽然问道。

“在下是从北平过来的,在咱们上海做点小本生意,生意人而已。”

“北平来的?什么时候来的?怎么看上去不像做生意的主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