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第11条校规 > 第 14 章

第 14 章

上,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为什么你总是看到影子?

因为,你被别人挡住了光芒,你只能看到别人的影子。

你常常被称为某人的女儿,某人的男朋友,某人的丈夫,某人的哥哥,或者某人的死党。你的名字,总是排在某一个人的名字后面,就像影子一样。

摆脱"影子"的身份有两种方法——

一种就是努力拼搏,超越前面的人,走到他的前面;另外一种方法比较干脆,就是让挡在前面的人消失。

第二部分 第32节:NO.4 粉丝(1)

NO.4粉丝-

1]

看着这盘录像带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到命运的强大。

当你倒霉的时候,就算你百无聊赖地睡在床上,坏事也会找到你。甚至,就算你死了,也依然无法摆脱这种霉运。

比如这次丹鸣的粉丝集体自杀案件,没有任何前兆,十七个人,说死就死了,这可不是小事儿。媒体的持续报道中,将矛头指向了种种"理智追星问题",引经据典,很多非理智追星行为又旧话重提,比如荣迷自杀事件等等。

但是,我总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这么大规模的集体自杀行为,肯定有组织者或谋划者吧?

丹鸣是已经去世一年的大明星,才貌双全,风云一时,粉丝无数。一年前,丹鸣在一次火灾中丧生。当时,他的粉丝们情绪就很不稳定,想不到这种情绪在潜伏了一年后,竟然闹出这种乱子。

据说,这次集体自杀事件的发起者网名叫做"丹粉王",在案发前半个月,曾在网络上召集同伴,一起自杀。那个帖子在网络上点击率很高,不过多数人都当成了玩笑,观望者甚多。毕竟一个人发帖子说要自杀还有几分真实性,集体自杀,还是为了一个明星,就未免太离谱了。

谁都当是玩笑,谁都没想到,在丹鸣"忌日"那一天,真的发生了。

丹粉们不但集体自杀,还全程录了像,录像资料自然不是完全公开的,但是做为丹鸣的唯一财产继承人,我还是拿到了这卷录像带的复制本。

这些孩子看起来都是十六七岁左右,应该还是高中生。

他们穿着丹鸣最后一场演出时的黑色皮衣和亮红色紧身T恤,整齐划一地剪着丹鸣生前标准的平头发式。

自杀地点是一间废弃的工厂厂房,厂房已经经过精心布置,灯光闪烁,绚烂无比,这一直是丹鸣对舞台的要求。他们坐在一起,观看了丹鸣"生前"所有的视频资料,看到告别演出时,每个人都抱头痛哭。

我无法理解这到底是怎样一种感情,怎样一种狂热。但是无论怎样,我都深深为之感动,我喃喃地看着丹鸣的照片:"丹鸣,或许为了这些粉丝,你就不应该离开……"

粉丝们哭完了,点起了蜡烛,每个人上台唱了一首丹鸣的歌,最后又合唱了他的成名作。然后每个人又在丹鸣的大照片前深深鞠躬,继而才开始正式的自杀行为。

其实正式的自杀行为过程很短,他们都选择了快捷的死亡方式,比如往头上套塑料袋,在厂房的铁架上上吊以及刎颈。

根据媒体的资料,这十七个孩子,形形色色并没有统一的特征,甚至,他们根本彼此不认识。

孩子们里,有学习差的调皮鬼,也有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有性格外向的;也有性格内敛甚至木讷的。

一位母亲哭着抱着孩子的日记,告诉媒体,孩子的日记里,充满对丹鸣的崇拜。崇拜他从一个不放弃梦想的普通送货员,努力拼搏成最具影响力的歌星;崇拜他对梦想的追求,崇拜他的精神,他的为人处世,他对粉丝的态度。崇拜他的歌,他的每一首歌,都唱到了歌迷的内心深处,他唱他们的喜怒哀乐,他唱他们的生活琐事,他认同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